太阳集团2018网站 _ 2022最新版

 
当前路径: 首页>>教学科研
太阳集团2018网站2019级读书会——《局外人》、《论不平等》纪要
发布人:文|学生会学术部 图|学生会学术部  发布时间:2020-07-23   点击数:

第一次读书会

2019103118:45,太阳集团2018网站主办的《局外人》读书会于端升311开展。本次读书会由太阳集团2018网站社会学系张国旺老师主讲,参与读书会的成员为19级社会班、社工班全体新生。

 

 

《局外人》(L'Étranger)是法国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局外人》酝酿于1938年至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加缪26岁,此时他已在亲友的资助下完成了大学学业,专业是哲学。并且已经开始文学创作。从希特勒上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加缪一直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抵抗运动。1942年。加缪出版了小说《局外人》,一举成名。

本次读书会的开始,老师让同学分享了第一次阅读《局外人》的直接体会,同学对主人公默尔索的态度各有不同,有人认为默尔索是弱者,有人认为他十分另类,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危险人物。

而后老师指导同学们对主人公默尔索开枪杀人的原因展开讨论,有人认为是为了保护同伴,有人以为是逃避的表现,而得到更多认同的是原文中提到的天气状况。在此之后,老师又引导大家对不同英译名、中译名的思考,对此的理解反应了对主题的认识。

最后张国旺老师一步步启发引导同学们,帮助大家了解小说一些更深入的主题、思想,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同学们受益匪浅,对于人生、社会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张老师首先引导同学们认识该小说的体裁,以及默尔索描述自己时内心的态度,他可以是局外人,也可以是一个异乡人,甚至是一个陌生人。同学们不禁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这种状态。老师引用了罗曼·罗兰的话作为主题的概括——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同学们认为本次读书会活动做的很成功。它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打开了思路,也是同学们交流思想的良好平台。21:10,第一次读书会圆满结束!后期读书会将继续开展。

 

第二次读书会

2019111418:45,由太阳集团2018网站主办的《局外人》第二次读书会于端升楼311开展,本次读书会由太阳集团2018网站社会学系张国旺老师主讲,参加读书会的成员为19级社会班、社工班全体新生。

 

 

本次读书会首先回顾了上一期读书会的内容,对第一部分默尔索杀人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发现这并不仅仅是杀人,而且还是自杀,是默尔索为了结束自己的某种状态而做出的一种反应,从而指出了该书的主题为“自杀”。

接着老师指导同学们对阅读第二部分的初次感受作出分享,有同学说在第二部分默尔索的心理变化是从紧张到平静;有同学说第二部分默尔索的状态是从一个自由人到一个罪犯;也有同学认为第二部分的默尔索是个英雄,而后老师根据本文的相关情节以及其他课外资料,如《西西弗斯的神话》等对同学们的分享作出了一些补充。

最后国旺老师通过抛问“让你选择一种离开世界的方法”向同学们解释死刑与自杀的区别,预见与恐惧的关系,进而上升到文明人与野蛮人生活状态的差异。老师通过对生动鲜活的生活经验的印证,阐述默尔索在面对死刑前向死而生的自由与无惧。不念过往,不迎未来,活在当下,也许就是主人公的生活真谛吧!

同学们认为本次的读书会活动做得很成功,它引起了大家对生活、社会的思考,同样也是同学们交流思想的良好平台。

九点十分,第二次读书会圆满结束。

 

第三次读书会

二十八日晚六点四十五,太阳集团2018网站主办的“卢梭《论不平等》读书会”于端升311准时召开。本次读书会由社会1901班主任张国旺老师主讲,参与讨论的为19级社会班及19级社工班同学们。

 

 

首先,张国旺老师从同学们读书报告上交情况入手,提出“老师与同学之间是否存在不平等”的问题,引入了对《论不平等》的讨论。张国旺老师启发同学们思考书中所提到的两种类型的不平等,并由此向同学们简略讲述卢梭的写作历程,指出卢梭本人具有的复杂性。以此为例,张老师告诉同学们阅读作品首先要对作者本身有基本的认识。

接下来,张老师就同学们上交的读书报告进行点评。同学们的作业中出现许多与书本内容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张老师解释道,这是许多人刚开始阅读此类经典书籍容易遇见的问题。张老师教诲同学们,能提出异议并一定不代表批判能力的成熟,更多时候反而会是阅读经典、理解经典的阻碍,让我们无法真正进入书中所写,读书也就失去了提升自我的意义。张老师强调,阅读此类经典之前,首先应相信书本内容的自洽性,尝试以作者角度思考其写作的理由与逻辑。充分思考理解过后,个人的见解才可成形。

    其次,张老师与同学们展开对书中所提到的“自然状态”的讨论。同学们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再次阅读文本,思考文字背后的含义,并以实际生活举例,让同学们对“自然状态”及“自然人”与“野蛮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最后,同学们针对文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张老师一一耐心解答,将同学们带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并为同学们留下了思考空间,给下一次读书会的内容做了铺垫。

通过本次读书会的举办,同学们了解到了如何更好地阅读此类经典著作,认识到要学会思考文本背后逻辑,才能理解多方面经验,扩大视野。

九点十分,读书会圆满结束。

 

第四次读书会

2019125日星期四18:45中国政法大学太阳集团2018网站2019级社会班与社会工作班在张国旺老师的指导下举行了第二次《论不平等》读书会。本次读书会在主楼B309举行。辅导员唐铭泽老师也和同学们一起参与讨论。

 

 

    读书会上,张老师与同学们畅聊青春生活,以自身经历来引导同学们进行阅读。同学们踊跃发言,阐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张老师提出各类问题来引导同学们进行思考。同学们通过老师的提问发散思维,对书中章节进行思考。张老师带领同学们对《论不平等》第二部分进行了逐句逐段的分析。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进入读书会的情景,张老师以自身为例,讲述了自己求学生涯中与朋友们一起逐字逐句读书的经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张老师带领我们精读了书第二部分的前三段。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供同学们思考讨论。同学们重点讨论了人是否生而不平等这个问题,各抒己见。

21:00太阳集团2018网站2019级社会班与社会工作班读书会圆满结束。这次读书会,促发了同学们对于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更深刻思考,并给予同学们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进行阅读。

 

第五次读书会

首先,张老师以今天朋友圈疯狂转发的“北大女学生包丽自杀事件”进行本次读书会课题的引入。同学们对该事件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老师对同学们乐于思考和在讨论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给于了肯定和赞许。但是,张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包丽事件中,最可怕的究竟是什么?一个人何以会爱上另一个人?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它何以会演变为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力量?借此,开始本次读书会重点问题的讨论——爱是一种passionpassionreason关系是什么,当激情相信自己具有理性时意味着什么?张老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结束了这一部分的学习,张老师又对接下来的内容进行了引入和介绍,即探究人的原初状态实验的不可实现。在之后的讲解过程中,张老师还以人的童年作类比,向同学们解释为什么难以对人的原初状态进行准确有效的确认研究。经过张老师对“构想童年”与“原初状态”的阐释,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再次阅读文本,思考文字背后的含义。同学和老师更以实际生活举例,让同学们对“原初状态为何难以清晰”及“构想与真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最后,张老师对本学期读书会的开展情况作出点评与总结,并且表达出下学期愿意继续与同学们共同阅读,体会读书之乐。

通过本次读书会的举办,同学们了解到了如何更好地阅读此类经典著作,认识到要学会思考文本背后逻辑,才能理解多方面经验,扩大视野。九点十分,本学期最后一期读书会圆满落下帷幕。

中国政法大学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查号电话:010-58909114
海淀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

中国政法大学太阳集团2018网站
办公电话:暂无
办公地址:暂无